最近,國內紙板行業正悄然流行“低溫低壓”技術,該技術的發展成熟將給國內紙板企業的生產力帶來又一技術性革命。目前,國內部分紙板企業充當先鋒勇于嘗試,將“低溫低壓”技術率先應用在日常生產中。那么,究竟什么才是“低溫低壓”技術?另外,紙板生產中,配置多少蒸汽壓力才算符合“低壓”技術呢?
現狀:國內低溫低壓技術應用情況并不樂觀
曾有業內專家走訪了國內數家運用“低溫低壓”技術較為成功的紙板企業,但明顯發現“低溫低壓”技術實際運用情況并不樂觀,如瓦線設計和實際生產情況均不樂觀,致使產品質量也不穩定。此外,還發現當瓦線運行一段時間后,蒸汽壓力又要恢復到以往的高壓才能生產。
與歐美相比,我國低溫低壓技術上可能存在3大問題
該專家就低溫低壓技術,專門參觀訪問了歐洲發達國家多家紙板企業。通過交流和學習,基本了解了目前國外紙板企業所掌握的高新技術,與我國國內紙板企業所提出的“低溫低壓”概念,還是有偏差的,是值得商榷的。為此,筆者就以下幾點心得與業內同仁分享:
控制各層紙和紙板的溫度,控制低材質和高材質的溫度
國內高速瓦線普遍采用“防彎翹系統”程序,通過檢測和控制瓦線各關鍵點的紙板溫度,確保紙板出驅動輪后的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,致使紙板平整而不易變形。因此,我們需要控制各層紙和紙板的溫度,控制低材質和高材質的溫度。
在此提醒的是三層和五層紙板對熱量的需求是不同的,如若采用統一的“低壓”值生產紙板,那么瓦線供給的熱量是無法滿足紙板生產的熱量需求
各部位的蒸汽壓力并不是采用統一的“低壓”值
筆者從國外提供的瓦線看其各部位配置的蒸汽壓力情況,發現其蒸汽壓力的分配也是有側重點的。如一條幅寬2500mm,車速350m/min的瓦線,其蒸汽主管道蒸汽壓力14kgf/cm².其壓力分配大致如下:
(1)高定量紙板,雙面機熱板壓力10-12 kgf/ cm².瓦楞棍壓力8 kgf/cm².預熱缸4-6 kgf/cm
(2)低定量紙板,雙面機熱板壓力6-8 kgf/ cm².瓦楞棍壓力6 kgf/cm². 預熱缸2-4 kgf/cm
從壓力分配表中,我們可以看出,紙板定量不同,蒸汽供給壓力量也是不同的。所以在瓦線生產過程中,各部位的蒸汽壓力并不是采用統一的“低壓”值。尤其是需要“高壓”的瓦線部位,還是要采用“高壓”生產,唯有如此才能確保瓦線的高效生產和紙板品質。
不能盲目跟學國外經驗
從某種程度上看,對于300m/min車速的高速瓦線,如此蒸汽壓力供給確實對我們來說算是一種“低壓”了,但我們并不能盲目跟學。
筆者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:
<1>國外高速瓦線所配置的瓦輥和雙面機熱板,均是周邊加熱型的,相對于我們國內腔式加熱容器,其熱效能高,溫度轉換快,是我們無法效仿的。
<2>國外瓦線各加熱容器為滿足紙板加熱溫度,均實施了蒸汽壓力自動調整。同時在關鍵部位加裝了很多弧形加熱器進行熱量補償,這是我們容易忽略的。
<3>國外紙板廠粘合劑工藝和使用的原料,也與我們有較大的差異。他們采用的是小麥淀粉,糊化溫度一般控制在53攝氏度左右,而我們一般用的是玉米粉或木薯粉,糊化溫度在56-60攝氏度之間。
現狀:國內低溫低壓技術應用情況并不樂觀
曾有業內專家走訪了國內數家運用“低溫低壓”技術較為成功的紙板企業,但明顯發現“低溫低壓”技術實際運用情況并不樂觀,如瓦線設計和實際生產情況均不樂觀,致使產品質量也不穩定。此外,還發現當瓦線運行一段時間后,蒸汽壓力又要恢復到以往的高壓才能生產。
與歐美相比,我國低溫低壓技術上可能存在3大問題
該專家就低溫低壓技術,專門參觀訪問了歐洲發達國家多家紙板企業。通過交流和學習,基本了解了目前國外紙板企業所掌握的高新技術,與我國國內紙板企業所提出的“低溫低壓”概念,還是有偏差的,是值得商榷的。為此,筆者就以下幾點心得與業內同仁分享:
控制各層紙和紙板的溫度,控制低材質和高材質的溫度
國內高速瓦線普遍采用“防彎翹系統”程序,通過檢測和控制瓦線各關鍵點的紙板溫度,確保紙板出驅動輪后的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,致使紙板平整而不易變形。因此,我們需要控制各層紙和紙板的溫度,控制低材質和高材質的溫度。
在此提醒的是三層和五層紙板對熱量的需求是不同的,如若采用統一的“低壓”值生產紙板,那么瓦線供給的熱量是無法滿足紙板生產的熱量需求
各部位的蒸汽壓力并不是采用統一的“低壓”值
筆者從國外提供的瓦線看其各部位配置的蒸汽壓力情況,發現其蒸汽壓力的分配也是有側重點的。如一條幅寬2500mm,車速350m/min的瓦線,其蒸汽主管道蒸汽壓力14kgf/cm².其壓力分配大致如下:

(1)高定量紙板,雙面機熱板壓力10-12 kgf/ cm².瓦楞棍壓力8 kgf/cm².預熱缸4-6 kgf/cm
(2)低定量紙板,雙面機熱板壓力6-8 kgf/ cm².瓦楞棍壓力6 kgf/cm². 預熱缸2-4 kgf/cm
從壓力分配表中,我們可以看出,紙板定量不同,蒸汽供給壓力量也是不同的。所以在瓦線生產過程中,各部位的蒸汽壓力并不是采用統一的“低壓”值。尤其是需要“高壓”的瓦線部位,還是要采用“高壓”生產,唯有如此才能確保瓦線的高效生產和紙板品質。
不能盲目跟學國外經驗
從某種程度上看,對于300m/min車速的高速瓦線,如此蒸汽壓力供給確實對我們來說算是一種“低壓”了,但我們并不能盲目跟學。
筆者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:

<1>國外高速瓦線所配置的瓦輥和雙面機熱板,均是周邊加熱型的,相對于我們國內腔式加熱容器,其熱效能高,溫度轉換快,是我們無法效仿的。
<2>國外瓦線各加熱容器為滿足紙板加熱溫度,均實施了蒸汽壓力自動調整。同時在關鍵部位加裝了很多弧形加熱器進行熱量補償,這是我們容易忽略的。
<3>國外紙板廠粘合劑工藝和使用的原料,也與我們有較大的差異。他們采用的是小麥淀粉,糊化溫度一般控制在53攝氏度左右,而我們一般用的是玉米粉或木薯粉,糊化溫度在56-60攝氏度之間。